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最近特別火的,小武拉莫同款「藍黃色調」。它也算是日系色調的一種,明暗反差較低,溫柔嫻靜的淺藍色和亮麗浪漫的橘黃色調,打造出一張張溫柔又清新的城市風光照,讓人十分心動!
藍色沉靜,黃色明朗,本是一對互補色cp,自帶吸睛屬性。但色彩偏淡雅,又展現出溫和治愈的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用手機如何調出藍黃色的日系色調?
01
色調分析
參數不是重點,調色思路才是關鍵。從影調、色調和色彩3個方面,看看藍黃色調具備哪些特點?
影調:柔調的畫面,整體偏亮,明暗對比較低,帶有日系風格中低對比的柔和質感。
修圖思路1:提高曝光,壓制高光,提高陰影,降低對比度,使高光和暗部細節表現得更加細膩。
色調:色調偏冷
修圖思路2:降低色溫,稍微提高飽和度和自然飽和度,保持畫面的通透感清晰。
色彩:藍色、黃色尤為突出。
藍黃色調照片中,黃色、藍色更為出眾,其他色彩表現得不明顯。需要我們壓制其他顏色的表現,突出藍色和黃色。
左圖是標準的色環,通過HSL功能擴大照片中黃色和藍色的區域,把更多黃色的鄰近色變成黃色,也會把藍色的鄰近色變成藍色(右圖)。從而突出照片中的藍色和黃色。
修圖思路3:利用hsl統一畫面色彩,暖色往黃、橘色靠近,冷色往藍色靠近,突出藍黃色。提高飽和度和明度,使畫面色彩變得淡雅。
02
前期準備
拍出能做出藍黃色調的原片,前期很重要。如果在不適合的地點和時間拍攝,后期可能修不出那種感覺。
敲黑板啦!
拍攝時間選擇在晴天中太陽下山前后1到半小時左右。這時光線比較柔和溫暖,天空中的云朵有被夕陽光照射著,畫面展現出的細節會更細膩,色彩更豐富。
拍攝時,在高光處(天空、云朵)測光,保持亮部細節,建筑暗一些是沒關系的,后期可以提亮。但如果暗部壓制到完全死黑,是調整不回來的。
如果拍攝時間選擇晴朗的白天,照片明亮清新,有清透的夏日feel~
城市是最好的取景地。高樓聳立的城市街景,或者熱鬧繁雜的城中村,
選擇黃色、橘色的元素多的場景,像燈、夕陽、建筑等,后期配上藍黃色調,照片就會變得很有故事感。
03
后期演示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用手機如何調出溫柔的藍黃色調。
原圖分析:原圖暗部比較突出,光影的明暗對比強烈,色彩雜亂不討喜。
調整以后,降低了對比度,讓畫面變得柔和,色彩淡雅耐看,看起來很多味道。
〃 修圖操作 〃
第一步 確定影調
工具:光效
首先先確認畫面的影調。提高曝光,降低對比度,讓畫面看起來溫暖柔和。
高光-35,白色色階-18,拉回天空的細節;陰影+93,黑色色階+45,恢復暗部,使畫面更加明亮、溫柔、通透。
經過影調調整之后,畫面明顯柔和了許多。
第二步 色調風格、色彩調整
工具:色彩、HSL
接下來調整色調和色彩。進入「色彩」功能調整整體畫面的白平衡,色溫降低-6。
然后,進入HSL工具,這是最關鍵的一步,統一色彩,調節色彩飽和度和明度。
將畫面的紅色往橘黃色靠近,橘色和黃色往它們之間的色調偏,稍微增加飽和度,降低明度,讓色彩表現柔和些。綠色往黃色靠近,降低飽和度,提高明度,壓制綠色的表現。
青色、紫色往藍色偏,提高飽和度和明度,讓藍色表現得更清澈透亮。
第三步 局部調整
工具:色調、圖層色彩工具
接下來,我們處理一些局部色彩。
陰影部分,相當于畫面中的馬路部分。選擇「色調」,給陰影部分加入淡淡的藍色調,色相249°,飽和度選擇5%,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建筑物目前的色彩比較暗淡,想要把建筑物的色彩變得鮮明些,這樣的畫面更引人注目,更加通透舒服。
選擇圖層功能,色彩工具選擇建筑物的橙色調成為選區,單獨調整建筑的色彩。
劃到最底選擇「色彩」,色相選擇55°,飽和度28°,給橘色加入黃色調,從而使建筑色彩和別的橘色區分開來,畫面色彩更有層次感。
然后,曝光+34,飽和度+23,自然飽和度+21,清晰度+32,局部調色完成。
(注意:此處還在圖層中調整)
第四步
質感調整
工具:質感
清晰度+12,突出細節,細節表現得更加細膩,降噪色彩+8,讓色彩表現得順滑通透。
好了,藍黃色調的調整就完成啦,來看看最終的效果圖:
調色參數是死的,思路才是活的。參數多少并不重要,藍黃色調主要把握的是:
1、畫面的明暗對比,
2、藍色、黃色在畫面中的表現,飽和度和明度稍微提高,讓畫面看起來更加清新溫柔。
3、利用色調分離和圖層工具局部調色,給畫面色彩增加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