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體型異常巨大,它被稱為「萬馬之王」,如果這個「大家伙」鬧脾氣不想走動了,那可真是個大問題,因為就算來13個壯漢,也無法撼動它的腳步半分。
人們常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遇上它,那麼這句話可就沒有一點可信度了。本期子牙童趣科普館就和大家一起認識,體型很大卻很溫柔的馬中「巨人」——夏爾馬。
這個世界馬匹中的巨無霸,它能高大到什麼程度呢?公馬肩高1.8米,母馬肩高1.7米,體重更厲害,都是一噸起步。
又高又壯,自然能力也強。一匹正常體重身高的夏爾馬能拉動5噸的貨物,如果跑起來,那才叫一個蹄聲如雷,震撼大地了。
當然上帝給了它們壯碩的體型,自然也會剝奪些別的什麼。夏爾馬怎麼也達不到賽馬那樣極快的奔跑速度,也是受體重的影響,騎上夏爾馬的人是感受不到風中盡情馳騁的快感的。
與我們常見的馬匹如此不同,這個「馬中王者」又是怎麼來的呢?夏爾馬的英文名字叫做Shire horse,1884年正式得名。
「Shire」這個詞是「州郡」的意思。夏爾馬後來也被稱為英國馬或老黑馬,這一品種與英格蘭中世紀的大馬關系不小,是由它們遺傳下來的。
16世紀,有一種由荷蘭承包商引進,專用于英格蘭沼澤地排水工作的弗蘭德馬,深深影響了當地的馬種。帕金頓布林德·荷爾斯的一匹雄馬可以算作是夏爾馬的祖先了。
1755年,這種類型的馬兒在阿斯貝德拉朱什作為
種馬,時間達16年之久,而且這種馬種算是首次出現在了1878年出版的血統登記簿上。
1878年,英國夏爾馬協會成立。在1884這年,夏爾馬協會在各種意義上取代了英國貨車馬協會,從此才開始使用「夏爾馬」這個名字。
夏爾馬的鼻子很像古羅馬人,呈凸圓狀,前額長得比較寬,頸部修長有冠毛,肩寬背寬,皮毛非常順滑猶如上等絲綢。
其原產地是英國,最早出現在英國是1066年,這種馬可能在英國中部的郡培育出來,具體在哪里目前無法證實。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時,英國將夏爾馬出口至美國用于農耕工作。後來由于機械化大量增加,夏爾馬人氣下跌,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達到最低點。
后又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氣逐漸上升。然而數量仍然被認為是在較低的水平,受到英國稀有品種生存信托基金和美國牲畜品種保護協會的密切關注和保護。
在歐洲,馬匹通常被分為三種,一是用于騎乘比賽的賽馬,二是用來拉貨物的挽馬,三是用來馱東西的馱馬。
夏爾馬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高貴的挽用馬,也是塊頭最大的馬。之前我們說的夏爾馬身高是肩高,如果它們自然站立,從腳到頭頂的高度甚至可以達到2.4到2.6米,可以說是馬中長頸鹿了。
要知道我們國人熟知的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如果人類站在夏爾馬旁邊,那也只有抬頭仰視的命了。
現如今世上有一匹名叫「杜克」的夏爾馬的體重紀錄保持者,重達1.2噸,這個重量已經與一輛小型貨車
不相上下了。
杜克的前主人離世之后,它便被送到了肯特郡馬匹收容所。
由于超大的體型,杜克受到了很多關注,它的新主人還為了他專門修建了一個特大馬廄,除此之外,它所用的地氈和馬軛都是度身訂造的。
想想都覺得可怕,夏爾馬居然是如此一般的「史詩巨獸」。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可能想象不到它一天可以吃下去多少食物。
一天所需的食物是24斤蘋果加上25斤的胡蘿卜,還要再來上個10斤菠菜,5顆大白菜,胃口簡直不要太好!
杜克的飼養員羅斯說:「游客們每次看見它的時候都表示
難以置信,甚至還會有人開玩笑說它一定是馬和大象的混種。
它比我高太多了,每次從它旁邊路過的時候,感覺跟走在它下面一樣。身高差距太大,所以每次在打理它的時候,都必須得找點什麼東西來墊高雙腳。」
杜克每星期在飼料上的開銷可不低,毫不夸張的說,完全可以達到110英鎊左右,不亞于一輛家用車的消耗成本。
它的食量是普通馬匹的4倍多,冬天的時候,每星期飼養員都需要送去一捆半的干草和兩大堆飼料。
別看它們的外形如此高大健壯,但這群大家伙們的內心可是十分柔軟的。性格如同羔羊一般溫馴,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愛擔心」。
你相信這麼大的龐然大物居然會害怕一只小小的老鼠嗎?聽起來實在是有些反差萌。
羅斯還表示:「夏爾馬不喜歡雨,也不喜歡雪,每當下雨或者下雪的時候,它們都會默默地找個安穩的地方躲起來。
它們也十分害怕聽到電話鈴聲,當它第一次聽到電話鈴聲的時候,會變得異常恐懼。」除此之外,外表高大健壯的夏爾馬很好相處,可以與比它體積小得多的馬相處融洽。
想不到吧,杜克最好的朋友是一匹外形非常小的馬,名叫賈斯珀。
聽到這里,你可不要覺得它徒有其表。夏爾馬不僅塊頭最大,力氣也最大。這種作為重型挽馬的存在,主要任務還是以拉東西為主。
早期的時候,夏爾馬就被英國人作為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它在英國也是一種傳統的良種馬。
有不少英國的歷史畫面里都有夏爾馬的身影,也算是一道非常常見又獨特的風景線了。
回顧過去的幾個世紀,不管是處于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夏爾馬對于英國人來說,一直都是得力助手,任勞任怨。
可以說它們擁有著最忠誠的信念、最無私的奉獻、以及最溫柔的內心。
夏爾馬以前也被人們稱為「戰馬」,為什麼會這樣叫呢?那是因為在中世紀的時候,由威廉一世引進到英國,穿戴著鎧甲的武士們都是騎著這種馬。
只不過在後來的250年里,它們更多的是在農業上發揮作用。因為其力氣很大,很能載運重物,因此在19世紀時,夏爾馬的主要工作就是耕田和載貨。
後來人們還把夏爾馬和體育競技聯系了起來。
2013年,英國在當地舉行了夏爾馬比賽,競爭速度,比賽為這些可愛的大家伙們提供了展示機會,也是一種家庭娛樂活動。在比賽中,一匹叫喬伊的夏爾馬獲勝,它的主人是克·格蘭特。
18世紀和19世紀可以說是夏爾馬數量最多的時代,估算下來數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匹,這麼龐大的數量,估計走在路上都能遇到夏爾馬跟你打招呼了吧。
但由于後來的世界混亂局面,其數量又開始急劇減少。
如今,夏爾馬死亡的速度遠遠超過了繁殖的速度。在英國境內就只剩下不到3500匹了。現在每年登記在冊的夏爾馬母馬只有200匹。
如果這一狀況繼續下去,可能用不了10年,曾經是英國歷史重要組成部分的夏爾馬就會消亡。
要知道,千百年以來,英姿颯爽的夏爾馬經常會被當地人民看作是大不列顛的重要
象征之一,因此,有相關專家對外呼吁,要保護好夏爾馬這一名貴馬種,希望能為它們建立專門的精子庫。
本期子牙童趣科普館有關于世界上最大的馬——夏爾馬就講解到這里,你有什麼保護夏爾馬數量減少的建議或者方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次鼓勵,都將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