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緬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讓這片土地上,不僅有豐富的森林資源,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與此同時,心靈手巧的緬甸民眾,還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制造出讓人驚嘆的珍品。
讓人驚嘆的緬甸民間絕藝中,荷絲織錦算是最具代表性的。荷絲織錦的工藝非常繁瑣,村里的手藝人用刀繞著藕桿輕割一周拉開,捋出數條藕絲搓成細繩,然后再用這些細繩紡成線用來織布。
當地人表示,通常織造一小塊方巾,需經過選莖、抽絲、揉短、搓長、沖洗、晾曬、紡錘、上色等15道純手工步驟。通常1000根荷莖能抽出3米長的高品級荷線,制成長袍大概要20-25萬根荷莖,需50名熟工連續10天才能完成抽絲工序,因此又被稱為是「全球最昂貴的織物」。
看上去,成型的藕絲織成布藝與其他材料做成的并沒有什麼區別,摸起來很有垂感,佩戴起來也很舒服。
據了解,在馬圭省的沙林鎮,也有荷絲織錦。沙林鎮Wethti湖出產的荷絲織錦,以1碼近10萬緬幣、1拽45萬緬幣的價格出口到國外。
當地人稱,重1甲的荷絲線,需使用700-800多根荷花莖,制作非常繁瑣。荷花莖的荷絲在4月份至10月份時很豐富,11月份后就會減少。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出口的荷絲線,是原料級的出口產品。雖然價格優異,但如果緬甸的手藝人將荷絲線制成荷絲織錦后再進行出口,那麼價格將更加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