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我們國家正值清朝末年,那個時候的清朝可謂是窮困潦倒,與外界簽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對內殘酷鎮壓,人民生活困苦。
然而,一百多年過去了,清朝的形象在電視和電視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現在流行的清代宮廷劇里,清宮里的角色衣冠楚楚,談笑風生,一派太平盛世。那麼,真正的清朝是怎樣的?法國攝影師拍下了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時期,滿族婦女的確很美,與電影中的女人完全不同。
20世紀初期,一位法國富翁阿爾伯特·卡恩,提出了一項巨大的工程,他將提供全部資金,讓大批攝影愛好者前往50多個國家,用當時最先進、最昂貴的彩色攝影機拍攝地球。這一項目被稱作「地球效應文件」,在清朝,盡管它很貧困,很落后,但阿爾伯特·卡恩和他的攝影隊伍還是來到了清代。
1909年,阿爾伯特·卡恩率領一支攝影隊伍抵達清代,他們將分批前往全國各地進行拍攝。從阿爾伯特·卡恩的遺物中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清朝,遠沒有今天的人們想象的那麼簡陋,盡管那些圖片中的皇宮是富麗堂皇,但平民百姓卻是連吃飯都不夠吃。這其中的差距,絕對不是現在的人類能夠理解的。
在影視作品中,清代的角色都是非常精致的,并且每一個都是充滿活力的。但是,從這些清代的彩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的人和現在的人,有著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眼睛都是呆滯的,沒有一絲的生氣。要知道,這并不是因為攝影技術,而是因為當時的人都是這樣。
平民們早已被生活的壓力所壓垮,而清朝的貴族們則是衣冠楚楚,衣著光鮮,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高貴的氣息。阿爾伯特·卡恩和他的攝制組在漫長的旅途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彩[色.圖]片,其中不乏一些珍貴的古代遺物,例如下面這張圖片,就是北宋的陵墓。沒有了陵墓的看守,普通百姓也能自由出入,一座座高大的雕像,默默地述說著歲月的滄桑。
說到清代宮廷建筑,最讓人惋惜的莫過于圓明園了,它是人類歷史上最美的一座花園,在戰爭中被毀,后世的人們已經沒有機會去領略它的美景。圓明園一燒,此處便成了禁地,清王朝無力對圓明園進行重新整修,只好把圓明園遺址保護在其中,以盼將來朝廷有機會,可以把「萬園之園」重新修葺一番。
圓明園被燒成了灰燼,但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還是很難走進這片皇宮遺址的。
阿爾伯特·卡恩因為是個外國人,所以在和他的談判中,被允許在圓明園內進行拍攝。從阿爾伯特·卡恩的遺物中可以看出,雖然圓明園已經被燒毀,但依舊讓人驚嘆不已。從照片上那只因為年代久遠而顯得有些殘破的石頭船,可以想象當年圓明園是多麼的雄偉。
阿爾伯特·卡恩和他的攝影小組拍下了許多彩色的圖片,很多都是清代的人,從他們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的人民是如何的。對于那些早就從電視上看到過清朝歷史的現代人而言,那些照片上的人,都是真正的清朝,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滿族女人的確很美,可是和電視劇一比,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美學上講,現代人的審美觀和一百多年前的清代人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來說,皮膚白皙、身材苗條、臉型清秀的女人更受現代社會的青睞,而在清代,她們的審美觀念與現代的人大相徑庭,身材魁梧、體態矯健、臉型圓潤的女人,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里,會更有吸引力。
阿爾伯特·卡恩和他的攝影小組所留下的照片,是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一筆財富。從這些圖片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到古代社會的各種面貌。而且,與史籍上的記載相比,這些圖片更能反映出當時的文化面貌,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