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以高手的作品舉例,為大家盤點了4類增加照片層次感的方法!
光影對比
都說攝影就是用光影來作畫。
畫面因為光影的存在,往往會形成鮮明的明暗反差。
一明一暗,而亮的地方在視覺上會更突出這也就形成了一種天然的層次感。
拍攝時要善于捕捉光線帶來的明暗反差,可以讓畫面更有層次也更有趣味。
用光影增加畫面層次的方法也非常適合街頭拍人文素材。
提前找好光影分布的界限,等待合適的拍攝對象經過按下快門一張有質感的照片就有啦。
明與暗交叉穿梭,也讓畫面有了更多趣味性和神秘感。
色彩對比
除了光影外,色彩也會產生有趣的層次感。
想利用色彩產生層次,首先得分清冷色和暖色,比如日出日落的紅色、橙色等是暖色,天空的藍色則是冷色…
我們曾經也寫過關于冷暖色的教程,大家點這兒即可復習
生活中也有許多常見的包含冷暖色的題材,比如日出/日落時暖色光線穿過層層疊疊的云層,此時的天空能見到非常多的色彩吸引著大伙的注意。
日常跑步的操場,紅與綠也是經典的冷暖對比,覺得畫面單調也可以融入一些小動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也可以有意的創造些冷暖兩色的對比,比如找找你身邊暖色系的墻面通過仰拍將藍色的天空納入,形成的視覺沖擊讓畫面有了清晰的層次。
暖色給人活潑愉快的感覺,而冷色則給人安靜憂郁的感覺
比如下圖中兩人雖身處同一場景中,但由于背景色彩影響觀眾對于兩人情緒有著完全相反的認知。
借助前景
對于前景,常看社里教程的伙伴一定非常熟悉。
很多伙伴在拍攝時,為了畫面的豐富性都會利用身邊的道具來充當前景。
當加入前景后,視覺距離會離我們更近,與后面的主體/背景產生了距離,也讓畫面有了層次。
運用前景來增加空間層次的方法特別適合風光攝影。
在遇到環境特別廣的場景,直接拍會顯得畫面太平淡,有想法的伙伴就會下意識去尋找一處前景,比如一些青草、一術花…讓畫面有了層次感,大家的注意力才會畫面上停留更長時間。
我們熟悉的框架構圖,也是前景的特殊用法。
框架的使用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裁剪」的方法, 恰當的框架可以讓主體更突出,也能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和趣味。
如果拍攝日落沒有云層讓畫面太平時,也可以用樹枝形成「畫框」,將落日框住,同時也給照片增加縱深感。
環境中的縫隙和孔洞也可以作為前景,讓整個畫面有種「偷窺感」
善用線條
當畫面中出現線條的時候,我們目光會自覺的被ta所吸引。
線條的會聚和分散、平行或交叉,將原本有限的畫面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形狀,這也形成了我們想要的層次感。
拍攝時想讓畫面更有層次感,那就得會尋找畫面中有形或無形的線條,比如橋梁、道路等,將大家的視線從前景一直引導到遠景。
在線條運用中,最有意思的畫面就屬樓梯了。
通過從上至下的俯拍方式,或者從下往上的仰拍方式,畫面中的樓梯如同盤旋而下的曲線逐層減小,牢牢抓住我們的視線。
也可以加入手機的前景,利用畫中畫的方法展示更獨特的空間美感。
Okay,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了。
大家學完記得一定要多拍多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