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朋友發出疑問「攝影到底是做減法的藝術還是做加法的藝術呢?為什麼我明明做了減法照片看起來還是不好看,什麼時候又該做加法呢?」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再深入理清楚這個問題
〃攝影是做加法還是減法的藝術〃
其實攝影到底是做加法的藝術還是減法的藝術,這些都不是一句話就能定義的。做加法還是做減法,其實這些都是要看我們照片內容,以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所決定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攝影是個做減法的藝術」這樣的說法。
攝影與繪畫不同。繪畫是在空白的紙上添加顏料來呈現圖像,而每當我們每次拿起的手機拍照時,是對已有景象的記錄,所以攝影,都面臨著一次取舍,手機的取景框有限,你要安排你畫面里到底有哪些元素,要舍棄一些元素,要表達什麼,這就是一個取舍的過程。
攝影是記錄原本存在的世界,我們使用拍照器材去記錄這些景色。在原有的景物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的布局和安排來進行創作,所以我們會有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這樣的說法。
而且手機體積小、輕薄,取景的角度要比相機靈活得多。這時很多人就會犯一個錯誤,不會去構圖、不會去進行畫面的取舍,最后拍出來的照片都不盡人意。因此,有目的地學會對畫面的取舍非常重要。
攝影的減法法則
如何給你的照片做減法,保持好畫面元素的精簡,不讓多余的東西出現在畫面中呢?
1. 留白
留白是構圖中一種十分重要的表現方式。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重點突出畫面中的主體,使畫面構圖簡潔、協調,給人留下豐富想象空間的藝術表現手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反面案例▼
這張照片就是非常典型的隨手拍作品,照片整體看起來很滿很雜亂,讓人看起來感到局促呼吸不過來。
而下圖整體畫面非常簡潔,近看是湖,遠觀似天空,小船與人的出現,營造出一種船在水中行,人在畫面游的意境氛圍。
留白正是將畫面中的主體(人或景物)加以強調、突出,舍棄那些繁瑣、次要的東西,使主題有更強烈的展現。
2. 高低調
攝影畫面中黑、灰、白,濃與淡的不同影調是構成每幅照片的基調,是攝影者完成畫面構圖,表達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影調,往往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
如下圖就是高調的人像,特點以白為主、大部分都是淡色調,給人清純明朗的感覺。
如何通過高調來精簡我們的照片呢?
下圖的這個天花板造型很獨特,當你想要拍下來時,發現下面的其他店鋪的光,讓畫面顯得非常雜亂、不好看。
于是我們把照片轉為了黑白,過濾掉了其他彩色光線對照片的影響。然后把高光、中間調、暗部都進行了提亮處理。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照片變得非常干凈、清爽,主題也非常明顯。
與之相反的是暗調作品,暗調作品在拍人物肖像特寫、一些建筑,以及人體特寫時會用到,暗調作品特點讓人感覺到非常神秘、有質感,看起來非常有藝術感。
下面這兩張產品照片就是配合自然光線,把手機曝光補償拉到非常低,利用暗調去凸顯產品的金屬質感,同時畫面中有紅色作為點綴,給人一種很高級的感覺。
3. 剪影
剪影照片舍棄了細節,配合背景的唯美意境,常常給人留有想象空間。如下面這張作品,螳螂后面的光線,給人夕陽落山的感覺,再配合螳螂擬人化的形態,讓人感覺螳螂就像一個將軍凱旋歸來的感覺。
如何拍出好看的剪影?首先需要我們逆光拍攝,然后把手機的曝光補償拉到最低,保持背景的簡潔和輪廓的簡潔,輪廓太多或者輪廓糊在一起會不好看。
4. 局部色彩
局部色彩,可以減去雜亂色彩對主題的干擾,但畫面中只有一個顏色出現時,這無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如下圖,就利用了局部色彩,突出了瓢蟲除了瓢蟲身體是紅色之外,周圍環境都是呈暗黑色的,畫面中的一點紅更好地突出了瓢蟲正要起飛的姿態,讓人一眼就集中注意力到了瓢蟲身上。
但是局部色彩不能亂用,只有在你的照片色彩非常雜亂和影響了你的主題表達的時候才適合使用。
5. 框式構圖
框式構圖,讓我們的視覺更加聚焦在主體上,同框式構圖的框可以作為前景,遮擋住不必要的背景,讓畫面看看起來更有層次感。
6. 追焦攝影
「追焦攝影」也叫「搖拍」,就是通過手機鏡頭與運動主體保持平行、同速,然后擺動手機拍攝,從而實現移動主體較為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讓照片看起來非常具有運動感和速度感。
攝影的加法法則
攝影不僅是做減法的藝術,在其他時候也需要做一些加法,什麼時候該做加法呢?
1. 加主體
有時我們在拍攝廣闊的風光大片時,我們會感覺到有些平淡,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主體,不管我們在拍建筑還是拍風光都不可缺少主體。
如上圖已經是一張不錯的照片了,有云彩的倒影,冷暖對比,有著非常寧靜的氣氛。
但是再看下圖,當畫面中多了個人物時,就打破了平靜,讓畫面更生動。這也啟示了我們在拍攝風光時要多等待一些像鳥、人或者動物等動態元素出現,讓你的照片更有可讀性。
2. 加人物
人是萬物之靈,作品中加入人物,故事就非常生動很多,如下圖拍的是在大霧天氣下,一座橋伸向遠方,畫面比較平淡,沒有出彩的點。
如果圖片加一個人之后,意境就出來了,一個人在看不到盡頭的橋上孤零零的撐著雨傘,非常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對這份孤獨感同身受了。
在拍高大的建筑時,我們也可以巧妙地加入人物去對畫面起到點綴的作用。
3. 加情緒
人物的情緒有喜怒哀樂,在拍人物時著重去突出人物經意間流露出情緒會讓照片非常與眾不同,如下圖這個老人的表情,仿佛在說哎呀你在拍我嗎?眼睛里露出好奇的目光,讓照片更加有意思。
我們在拍小朋友的時候,捕捉孩子自然流露的情緒也是非常傳神的一種方法。因為孩童的眼睛里的世界是非常浪漫的,我們可以蹲下來拉近與小孩的距離感,我們可以試著去抓拍孩子們在嬉戲打鬧中的各種瞬間。
4. 加顏色
像下面這張照片濃厚的金色的教堂和深藍色的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使用了低角度配合中心對稱構圖,突出了建筑的端正威嚴。
5. 加透視
攝影作品是一個平面,展示的是一個二維的空間,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要盡量用二維的效果去表現三維的空間,這時我們可以為我們的照片增加一些透視感。
比如我們拍建筑的時候,會用利用建筑本身的線條去凸顯照片的縱深感。
有趣味的前景能讓照片更具動感和吸引力,前景能夠強調與背景之間的距離,讓照片更加有層次感。
好啦,今天關于攝影的加減法則就分享到這里了。其實攝影沒有說要做絕對的加法或減法,這些所有的法則無非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把自己的創意進行演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