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拍照的時候都不會擺姿勢。即使是拍照之前心中有千般計劃,在面對鏡頭的那一刻……一緊張就全忘記了。
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不只是中老年阿姨,年輕女生拍照的時候,只會比劃剪刀手的也不在少數。那麼,如何解決「拍照不會擺姿勢」的問題呢?
本期攝影點評,侍墨送您兩句攝影口訣。
簡單易學,快速上手。老中青年都適用。
幫您解決「拍照不會擺姿勢」的難題。
拍照不會擺姿勢?攝影口訣幫助你!記住下面這兩句——
1、不看鏡頭就看手。
2、看著鏡頭就收手。
這兩句攝影口訣是什麼意思呢?侍墨給您逐條解釋一下。
首先,
拍照擺姿勢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其一是表情,其二是動作。
表情和動作之間肯定是要有關聯性的,不可能獨立分開。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拍照的時候,手伸向東邊,眼睛看著西邊,那麼看照片的讀者就會覺得很奇怪——這是個什麼姿勢?照片里的人打算干什麼?
拍照姿勢就是表情和動作的組合,而表情和動作的組合,一定要一目了然,不能讓別人猜不出來。
其次,
表情的重點在眼神,動作的重點在手勢。
也就是說,表情和動作之間的關聯性,就是手勢和眼神之間要相互有配合。
一、不看鏡頭就看手。
大部分人在拍照的時候,看到鏡頭就會緊張。那麼攝影師,就可以引導拍攝對象,不看鏡頭,看著其他地方——具體看哪里呢?
看自己的手。
這也是符合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的。
當我們在專注于「手頭的事情」時,一般都會看著自己的手。
所以,「不看鏡頭就看手」也是符合生活邏輯的攝影姿態。
二、看著鏡頭就收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看著鏡頭拍照片的時候,最好是把手收回來。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拍攝對象的眼睛是盯著鏡頭看的,所以眼神就不能配合手勢了。
如果此時拍攝對象采用「向外伸手」的動作,必然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原本,我們看人的習慣是先看著對方的眼睛。
如果對方的手勢和眼睛同時處于兩個方向,那就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眼睛看著鏡頭的同時,再向外伸出手,這樣的拍照姿態也是不成立的——因為不符合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
但如果是把拍照姿勢反過來,把向外伸手改成是向內收手,這個姿態看上去就比較正常了。
您仔細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侍墨總結——
攝影與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誰也不可能,脫離日常生活習慣去拍照片。
拍人像擺姿勢也是如此。
在我們伸出手的同時,眼神會跟隨著手勢;
在我們把手收回來的同時,眼睛就可以看著鏡頭了。
如果你面對鏡頭不知道如何擺姿勢——記住這兩句攝影口訣就可以了。